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在命運的顛沛中,很容易看出一個人的氣節。指人的志氣和節操。堅持正義,在敵人或壓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質?!俺劦?,夕死可矣”,揭示的是氣節的源泉;“鞠躬盡力,死而后已”,歸納的是氣節的拓展;“英雄生死路,卻似壯游時”,抽象的是氣節的升華。古代的將軍和士大夫非??粗貧夤?,在他們的眼里氣節比生命還要重要。氣節有一個直接的表現就是寧死不屈,古代很多人就是過不了這生死觀,失去了氣節,但也有很多人經受住了考驗。今天我們就來看看中國歷史上那些寧死不降的勇士們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一 項羽

項羽,名籍,字羽,楚國名將項燕之孫,他是以個人武力出眾而聞名的武將。李晚芳對其有“羽之神勇,千古無二”的評價。項羽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(今江蘇蘇州)起義反秦,項梁陣亡后他率軍渡河救趙王歇,于巨鹿之戰擊破章邯、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。

而后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進攻項羽,項羽與其展開了歷時四年的楚漢戰爭,期間雖然屢屢大破劉邦,但項羽始終無法有固定的后方補給,糧草殆盡,又猜疑亞父范增,最后反被劉邦所滅。公元前202年,項羽兵敗垓下,突圍至烏江邊自刎而死。

項羽一路逃到烏江,遇見烏江亭長,亭長勸項羽可以回到江東以圖東山再起,但項羽以無顏見江東父老為由拒絕,并將自己坐下馬賜予亭長。項羽于是下馬步戰,一口氣殺了漢兵幾百人,自己也受了十幾處的傷。而后揮刀自刎。生當做人杰,死亦為鬼雄!至今思項羽,不肯過江東!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二 關羽

關羽,字云長,東漢末年名將,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,曾被曹操生擒,于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,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。赤壁之戰后,劉備助東吳周瑜攻打南郡曹仁,別遣關羽絕北道,阻擋曹操援軍,曹仁退走后,關羽被劉備任命為襄陽太守。劉備入益州,關羽留守荊州。建安二十四年,關羽圍襄樊,曹操派于禁前來增援,關羽擒獲于禁,斬殺龐德,威震華夏,曹操曾想遷都以避其銳。后曹操派徐晃前來增援,東吳呂蒙又偷襲荊州,關羽腹背受敵,兵敗被殺。

呂蒙奪得荊州后,關羽敗逃,呂蒙知關羽兵少,料到他要逃走必然走麥城北邊的通西川的小道,就事先派兵埋伏。十二月,孫權派使者到麥城勸關羽投降。關羽提出叫吳軍退兵十里,然后在南門相見。呂蒙果然退兵十里,等候關羽投降。關羽及其長子關平趁機帶著十幾個騎兵,偷偷地出北門向西逃去,被吳將潘璋部司馬馬忠擒獲,被縛見孫權,孫權招降關羽,關羽寧死不屈,與其子關平在臨沮一起為潘璋所殺,死時年五十八歲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三 龐德

龐德,字令明,建安年間,龐德跟隨馬超征戰平陽,抵御袁將郭援、高干,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。張白騎在弘農反叛時,龐德也參與戰斗。每次出征常沖鋒陷陣,勇冠涼州三軍。后幾經輾轉,隨張魯歸降于曹操麾下,被授官立義將軍,封關內亭侯,食邑三百戶。

龐德協助曹仁抵御關羽。兩軍對壘期間,常騎白馬馳騁奔殺,曾一箭射中關羽前額,被關羽軍稱作“白馬將軍”。時值漢水暴溢,他率諸將與關羽殊死搏斗,箭鏃射盡,又短兵相接。而他格斗益怒,膽氣愈壯,力戰多時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為關羽軍所擒。關羽敬重他的剛毅威武,以封將勸降,但他卻怒目不跪,怒斥關羽,最終殞身殉節?!皩帪閲夜?,不為賊將”,則有魏樊城之龐德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四 冉閔

冉閔,字永曾,十六國時期冉魏政權建立者。以勇猛著稱。冉閔是五胡亂華時中原地區漢人起義首領之一,后被推為國主。五胡亂華,漢人如豬狗,他帶著漢人反抗,避免漢人滅族,他是漢族的救星,他用自己的所作所為,拯救了危在旦夕的中華文明。后頒布“殺胡令”,光在鄴城就屠殺了二十萬的羯族人,最終使其滅族。352年冉閔突圍不遂,為前燕皇帝慕容儁所擒,斬于遏陘山,后被追謚為武悼天王。冉閔后人的墓志上稱冉閔為“平皇帝”,有學者認為這可能是冉魏政權給冉閔上的謚號。

慕容儁讓冉閔站在面前而問他:“你這個奴仆下人,為何妄自稱作天子?”冉閔答道:“天下大亂,你們夷狄之族,人面獸心,尚且意欲篡位謀反。我乃一世英雄,為何不能做帝王呢?”慕容儁大怒,把冉閔鞭打三百下,送至龍城。后在遏陘山將其斬殺,山左右七里草木全部枯萎,蝗蟲大起,自五月起天旱不雨,直至十二月。慕容儁派使者前往祭祀冉閔,謚號為武悼天王,當天降大雪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五 單雄信

單雄信 ,勇武過人,同郡與徐世勣關系友好,誓同生死。隋末與徐世勣一起加入翟讓的瓦崗義軍反隋。后翟讓被殺,李密與王世充偃師之戰時,單雄信歸降王世充,徐世勣投奔李唐。王世充被李世民擊敗后,單雄信被斬首。

王世充召集四路反王一起對抗李世民,秦瓊中計負傷(一說是未避免秦瓊與單雄信見面,李世民將秦瓊支走),李世民以羅成為兵馬元帥,羅成設下埋伏鎖五龍,單雄信孤身踹唐營,中計被俘。昔日兄弟徐茂公等極力為單雄信求情,并勸單雄信投降,但單雄信誓死不降,終被斬首。單雄信身為綠林豪杰,劫富濟貧,豪俠仗義,最后寧死不屈。值得我們敬佩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六 楊業

楊業,原名重貴。北宋名將。楊業少時倜儻任俠,善于騎射,喜好打獵,獵獲總比他人多。讀書不多,但忠烈武勇,甚有智謀。北漢建立后,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,任保衛指揮使,以驍勇遠近聞名。后屢立戰功,遷升建雄軍節度使,國人號為"無敵"。宋太宗素聞楊業之名,于北漢滅亡后,遣使召見楊業,授右領軍衛大將軍。

楊業在雁門關大破遼軍,威震契丹。隨軍北伐,因監軍王侁威逼,毅然要求帶兵出征。結果在狼牙村中伏大敗,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。楊業奮力交戰,從中午到傍晚,果然來到谷口。一看沒有人,就拍著胸膛非常悲慟,繼續率領部下士兵奮力作戰,身上受了十多處傷,士兵都快死光了,

楊業依然親手殺了數百名遼軍。戰馬受了重傷不能前進,于是楊業被契丹人擒住,他的兒子楊延玉也戰死了。楊業嘆息說:“陛下待我很豐厚,我期望征討敵人保衛邊境來報效他,反而被奸臣所脅迫,導致軍隊被打敗,有什么臉面活著呢!”于是絕食三天而死。死在了小人手里,真是太不值得了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七 史可法

史可法,字憲之,明末抗清名將、民族英雄。轉平各地叛亂。北京城被攻陷后,史可法擁立福王朱由崧為帝,繼續與清軍作戰。后清軍大舉圍攻揚州城,不久后城破,史可法拒降遇害,正值夏天,尸體腐爛較快,史可法的遺骸無法辨認,其義子史德威隨后便以史可法的衣冠代人,埋葬在城外的梅花嶺。

多鐸兵圍揚州。當時,有謠傳稱許定國軍要來殲滅高家軍,揚州城中士民全都砸壞城門外出逃命,大小船只為之一空 。史可法傳檄諸鎮發兵援救,劉澤清北遁淮安降清,僅劉肇基等少數兵至,防守見絀。此時多爾袞勸降,史可法拒絕投降。后清軍以紅衣大炮攻城。入夜揚州城破,史可法自刎,被眾將攔住。眾人擁下城樓,大呼曰:“我史督師也﹗”被擒住后,史可法拒絕投降而被殺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八 陳玉成

陳玉成,原名陳丕成,洪秀全賜名玉成。廣西藤縣客家人,是太平天國后期重要將領,驍勇善戰,被封英王。他兩眼下有痣,遠望如四眼。安慶失陷后,陳玉成退守廬州,“請命自守”,并派扶王陳得才、遵王賴文光等遠征豫陜,“廣招兵馬,早復皖省”。陳玉成打算分兵掃北,“由汴梁直取燕京,共歸一統”。但這時他的處境十分困難,外有敵軍多隆阿部進逼,內有天王洪秀全的革職處分。

后陳玉成不聽部下的再三勸阻,決意出走壽州,結果中計遭擒,被送往清帥勝保營中。陳玉成在敵人面前表現出堅貞不屈的英雄氣概?!眲俦O胍詷s華富貴來誘降,陳玉成喝道:“大丈夫死則死耳,何饒舌也!”1862年6月4日,陳玉成于押解進京途中就義于河南延津,時年二十六歲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九 齊學啟

齊學啟,湖南寧鄉人,生于1900年,國民黨新編第三十八師副師長,陸軍少將追晉中將銜,著名抗日將領。齊學啟在緬甸卡薩之戰前,齊學啟向部下叮囑:”昔日成功,今日成仁,此其時矣,彈盡各自裁“,后身負重傷被俘,身陷敵營寧死不屈。

齊學啟蘇醒過來發覺自己身陷敵營時,立即怒斥敵人,并拒絕換藥與進食,以求速死。日軍無可奈何。齊學啟依然大義凜然,厲聲斥責日軍旅團長說:“中國軍人,可殺不可辱,速槍斃,勿多言”。猛力向前奪刀欲自刺.并說:“求亡得仁,又何怨!”敵酋左右見狀,慌忙上前奪下佩刀。

日軍旅團長亦驚呆。他萬沒有想到,中國高級將官是如此的頑強,視死如歸,于是,連忙對齊學啟表示敬意,多方勸誘,皆遭到齊學啟的怒斥。日軍只得將他輾轉解送至仰光戰俘集中營服苦役。兩年以后,汪偽政權派陸軍部長葉蓬等前去勸降,他怒斥葉蓬等“認賊作父,不知人間羞恥事”。后傷重去世。

抗戰勝利后,國民黨政府頒令褒揚他英勇不屈的事跡,并追贈為陸軍中將。齊學啟將軍的忠骸由云南沾益空運長沙,公葬于岳麓山,而謀殺齊將軍的兇犯也受到了嚴厲的懲處。馮玉祥將軍曾在詩中稱贊齊將軍“……師長齊學啟,寧死不屈世驚嘆?!瓑蚜易惴Q中華魂,光輝史冊萬萬年。

有氣節的人物事跡簡短 10位寧死不屈的英雄好漢

這些寧死不屈的將軍們,他們早已把生死看透,在他們心中有比生更加重要的東西,真正做到了舍生取義的境界,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氣節的人,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。喜歡歷史的朋友歡迎關注和收藏我的文章。讓我們一起學習歷史,感悟歷史,以史為鑒,以史為引。

聲明: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網站系信息發布平臺,網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。如有問題,點擊聯系我們進行反饋。
国产乱理伦片在线观看高清免费-国产麻豆91在线播放--国产免费高清理伦片A片快速播放